人物
时段
朝代
“李昌言” 相关资源

別史類
編年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索法靖师精行清德碑(范希/壁书)汾阳王霍国夫人王氏
(萧昕/书)佛牙宝塔碑(王君/平书)崇福观主魏尊师碑(裴炫/书)
怀英碑 食堂记(罗希奭/分书)中书令崔敦礼碑(于九/政书)吏部
尚书沈傅师墓志(侄尧章书以上至崔/群庙碑并出京兆府)凤翔 节度使李
昌言
德政碑(李郜书/凤翔府)凤翔节度使孙志直纪德碑(刘孺/之书) (第 23a 页)
优结 乙卯王仙芝
陷随州执刺史崔休徵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福遣其子
将兵救随州战死福奏求援兵遣左武卫大将军 李昌

将凤翔五百骑赴之仙芝遂转掠复郢忠武大将张
贯等四千人与宣武兵援襄州自申蔡间道逃归(间古/苋翻)
诏忠 (第 4b 页)
卯朔无辛丑辛丑乃四月/五月延庆误也实录三年二月敬瑄奏仁厚代梦蝶盖)
(亦用句传年/月今从之) 加凤翔 节度使李昌言
同平章事黄
巢兵数败食复尽(数所角翻/复扶又翻)阴为遁计𤼵兵三万扼蓝
田道(扼蓝田道所以通自武/关 (第 23b 页)
皆无昌/ 卒年月惟实录于李)
(昌符传中云李昌言病请昌符权留后昌言死诏除节/度使按实录中和三年五月 昌言
加检校司徒光启元)
(年二月昌符始见故以昌/言薨附于中和四年之末) 时黄巢虽平秦宗权复炽
(复扶/又 (第 10a 页)
实为留后 十一月孟楷朱温袭鄜
夏二军于富平二军败奔归本道 郑畋至凤州累表
辞位诏以畋为太子少傅分司以 李昌言
为凤翔节度
行营招讨使 十二月以感化留后时溥为节度使
 赐夏州号定难军 王铎以高骈为诸道都统无心
讨 …… (第 34a 页)
章事召诣行在军务一以咨之以王铎兼判户部事
朱温寇河中王重荣击败之 以 李昌言
为京城西面
都统朱玫为河南都统以右神策将军齐克俭为左右
神策军内外八镇兼博野奉天节度使 赐鄜坊军号 …… (第 35b 页)

里巢将王璠黄揆袭华州据之王遇亡去 甲子李克
用进围华州黄思邺黄揆婴城固守克用分骑屯渭北
 加凤翔 节度使李昌言
同平章事 黄巢兵数败食
复尽阴为遁计发兵三万扼蓝田道三月壬申遣尚让 …… (第 40b 页)
东藩镇表请车驾还京师十二月凤翔 节度使李昌言
病表弟昌符知留后 (第 46a 页)
昌言
薨制以昌符为凤翔节度使
时黄巢虽平秦宗权复炽命将出兵寇掠邻道陈彦侵
淮南秦贤侵江南秦诰陷襄唐邓孙儒陷 (第 46a 页)
处存东方达令狐绹/杜悰路岩曹确杜审权赵隐李蔚韦昭度郑畋李都崔)
(安潜周宝张允伸王铭刘邺王重盈王行瑜 李昌言
李/昌仁李昌符齐克俭齐克让杨师立朱瑄满存乐彦贞)
(刘臣客李希昌韩君雄韩简在王思恭朱最安师儒周/□秦 (第 5a 页)
奔成都后行袭/行军司马使领兵扼谷口以通秦蜀新纪光启元年四月武)
(言误也今从薛史/传云巨容以功上) 李昌言
(云 (第 6b 页)
李昌言
病请昌符权留后 (第 6b 页)
昌言
死诏除节度/诸书皆无 (第 6b 页)
昌言
卒年月惟实录于李昌符传中)
(年二月昌符始见故以昌言薨附于中和四年之末/使按实录中和三年五月 (第 6b 页)
昌言
加检校司徒光启元)
光启元年正月卢光稠陷虔州称刺史(卢光稠谭全播皆/欧阳脩五代史曰)
(播常奇光稠为 (第 6b 页)
右金吾卫将军史孝章为鄜、坊、丹、延节度使。

  冬十月庚子朔。甲子,诏鲁王永宜册为皇太子。壬午,以 左金吾卫将军李昌言
检校左散骑常侍,充夏、绥、银、宥节度使。甲申,以谏议大夫王彦威为河中少尹,以其论上官兴狱太徼讦故也。 ……从为宣歙观察使,代崔郸;以郸为太常卿。以楚州刺史萧俶为浙东观察使。

  夏四月壬子朔,以右羽林统军 李昌言
为鄜坊节度使。壬戌,有獐出太庙。

  五月辛丑朔。丁亥,阁内上谓宰臣曰:「新修《开元政要》如何?」
尽出家财以散士卒。昼夜如临大敌。

中和元年二月,贼将尚让、王璠率众五万,欲攻凤翔。畋预知贼至,令大 将李昌
言等伏于要害。贼以畋儒者,必不能拒,步骑长驱,部伍不整。畋以锐卒数千,陈于高冈,虚立旗帜,延袤数里。距贼十馀里,伐鼓而阵。贼不之测众寡,始欲列卒而阵,后军未至, 而昌
言等发伏击之,其众大挠。日既晡矣,岐军四合,追击于龙尾陂,贼委兵仗自溃,斩馘万计,得其铠仗,岐军大振 ……时非畋扼贼之冲,褒、蜀危矣。寻进位检校司空。

其年冬,畋暴病,以岐山方御贼冲,宜须骁将镇守,表荐大 将李昌
言,诏可之。诏畋赴行在。二年正月至成都,以王铎代畋将兵收复。畋寻以仆射平章事,以疾,久之不拜,累表乞
葛爽,破重荣数千骑于河上,爽闭关不出,让遂拔合阳,攻宜君垒,大雨雪盈尺,兵死什三。七月,贼攻凤翔,败 节度李昌言
于涝水,又遣强武攻武功、槐里,泾、邠兵却,独凤翔兵固壁。拓拔思恭以锐士万八千赴难,逗留不进。河中粮艘
田州洞徭为寇,遣湖广行省捕之。癸未,赐营王也先帖木儿钞三千锭。乙酉,伯亦斡耳朵作钦明殿成。壬辰,御史 李昌言:
「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童童,世官河南,大为奸利,请徙他镇。」不报。癸巳,谥武宗皇后曰宣慈惠圣,英宗皇后曰